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

来源:中国疫苗和免疫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诸葛瑞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专门史专业博士研究生。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含义是:“世界各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应兼顾他国利益,形成不可分割、命运相连的状态,共同发展

诸葛瑞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专门史专业博士研究生。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含义是:“世界各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应兼顾他国利益,形成不可分割、命运相连的状态,共同发展,共同合作,增进全人类共同利益,共同推进人类进步。”〔1〕通俗地讲,它是各国在平等互利、包容友善、合作共赢的原则上,围绕着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问题,针对彼此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各领域事宜,统筹协调,寻求合作,谋求发展的一种理论模式。它是中国政府关照自身利益与协调全球发展的生动体现,是中国政府为应对全球问题、探索未来世界发展模式所贡献的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它的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2〕2015年9月28日,在纪念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作了题为《携手共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首次系统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大支柱,即“我们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我们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我们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我们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3〕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第十二部分以《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标题,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另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还写进了党的十九大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其中特别强调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018年,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三十五条,对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部分表述作出修改,将“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人类命运共同体自提出至写入宪法,其理论内涵不断得以丰富、深化和成熟,成为中国对外邦交、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战略理念。

从习近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系列阐述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理论内容涵盖新型安全观、文明观、生态观和可持续性发展观等,其总体布局包括上文提及的伙伴关系、安全格局、发展前景、文明交流、生态体系五个方面,具体涉及政治合作、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出浓厚的平等、包容、和谐、共赢等观念,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这与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和实生物”“和而不同”“兼爱非攻”“天人合一”等理念正相契合。诚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5〕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综合吸收、消化中外优秀理论成果基础上所作出的重要理论创新,它的理念内核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体现,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理论品质的继承和创新。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天下大同”传统理想治世的当代体现

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理念,通过构建自由平等的新型国家关系、树立多元包容的文明观、互利共赢的可持续发展观,打造共建共享的新型安全观等,将各国紧密联系成一个共赢共生的共同体,从而实现全球发展的自由和谐、文明友善。这种宏观理论布局具有深刻的理论渊源,它与传统文化中具有浓厚公正平等观念的“天下大同”“公天下”式的理想治世正相契合。“天下大同”的理想治世,是儒家理想政治建构所达到的终极状态,反映了中国古代士人对未来理想政治生活、社会发展的美好诉求,其所体现出的公正、平等、和谐等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尚书》《易传》《礼记》等先秦典籍中,渗透着浓厚的“天下”“和谐”意识。这种观念具有悠久的历史源流,作为上古三代政典,《尚书》明确记载了当时社会对邦国和睦、百姓安居的美好理想诉求,所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6〕在这样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中,邦国之间友好相处,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这体现的不仅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社会治理、邦国外交模式的理论探索。这种理念特质在《周易》及其相关作品中往往能找到理论来源。“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7〕《易传》将这种“和”观念的理论动因提升到宇宙论的层面,在变动不息的乾道变化中,万物创生,各归性命,但只有保有所谓的“太和之气”,才能够达到万物亨通、万国咸宁的状态,这种带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的理论,无论是借由何种方式进行相应的理论构建,其落脚点都在于“万国咸宁”,即人类社会的治道上,其追求无非在于一个“和”字。这种由《周易》而来且具有浓厚“天人相合”观念的和谐观,经过儒家的整合和提炼,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文化理念。《礼记·礼运》载:

文章来源:《中国疫苗和免疫》 网址: http://www.zgymhmy.cn/qikandaodu/2021/0708/1739.html



上一篇:储浩然教授针灸治疗痞满经验
下一篇: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及其疫苗的应用现状

中国疫苗和免疫投稿 | 中国疫苗和免疫编辑部| 中国疫苗和免疫版面费 | 中国疫苗和免疫论文发表 | 中国疫苗和免疫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