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储浩然教授针灸治疗痞满经验(2)

来源:中国疫苗和免疫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 针刺深度强度当与邪和 储老师认为痞满,一病虚实寒热夹杂,病情往往缠绵难愈,其病机本身亦相互转化。随着疾病的发展,气分可能转化成血分,胃病

3 针刺深度强度当与邪和

储老师认为痞满,一病虚实寒热夹杂,病情往往缠绵难愈,其病机本身亦相互转化。随着疾病的发展,气分可能转化成血分,胃病可能累及肝脾,小痞可能变成大痞,病邪亦可能由浅入深。《灵枢·官针》言:“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13]。因此储老师认为,针之大小长短不得其用,痞满病特别是久病不愈的患者难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孙学全通过自身针感体验,针刺的深度是针感的产生及传导方向的主要因素之一[14]。治疗痞满时,储老师认为,除了应因头面胸腹四肢部位不同,还应当依据痞满的病情特点、病位深浅选择合适规格的针具,针刺一定的深度,不可不加思索一个尺寸用到底。病浅针深,恐内伤良肉;病深针浅,恐难以疏泄;病小针大,恐攻伐太过;病大针小则又难以企及。痞满初发邪胜正足病位尚浅时,当选用粗针短针,针刺深度宜浅,针刺强度宜大,击邪而不伤正,一鼓作气拨乱反正使升降和合。痞满中期邪胜正不足病位深入时,当选用粗针长针,针刺深度宜深,强度不宜大,以求追邪而不伤正。痞满晚期余邪留恋邪轻位深时宜选用细针长针,以遣其邪而不与攻伐,正邪自调,升降自和而愈。

4 针刺手法当与气机和

在针灸治疗痞满的古代文献研究中[15],对中医古籍包括《针灸甲乙经》《针灸大全》《针灸集成》等 55部针灸著作进行全面整理,发现13篇痞满文献,共计32条条文,其大多数没有描述具体操作方法,仅有4条是在穴位功效的描述中详尽描述。在针灸治疗痞满的现代文献研究中[16],共计15种针灸方法中包括单纯针刺(占总方法的28.5%)均未有针刺手法的描述。然而针刺手法乃针刺之魂,无手法则针灸灵魂尽失[17]。老师认为,针刺手法是影响针灸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手法得当的悬殊是针灸治疗痞满优劣有别的重要原因。往往在临床工作中,面对错综复杂的痞满患者,针者因针法不精或偷工减料,针刺时不能把握适合、足量的手法,以致治疗效果欠佳。储老师在1992年便观察龙虎交战手法对胆道疾病引起的胆绞痛、胃肠道疾病引起的腹痛、泌尿系结石引起的绞痛、心绞痛、牙痛等多种痛症病人的镇痛效果[18]。其发现正确的掌握和运用传统针刺手法,有其实用价值,值得继承和发扬。治疗痞满时老师常规对腧穴施以呼吸补泻、提插补泻手法;遇胀满较甚气机壅滞急迫者,则选用四肢根结处穴施以龙虎交战手法行气缓急;遇堵闷较甚气机结而不行者,则选择腹部局部经穴施以赤凤迎源手法交通左右上下;对于病程日久病邪较深正气虚损者,则选择双侧天枢及局部腧穴施以苍龟探穴手法扶正驱邪。虽然储老师强调并善用手法,但从不玄虚手法。老师认为苍龟探穴、赤凤迎源、龙虎交战、烧火、透凉等诸多手法虽形色有别,但究其法意则实同。诸法皆由提插、徐疾、捻转、迎随等单式手法相互结合而成,临床用否、用何种手法当视痞满气机状态灵活选用。

5 临证医案一则

患者王某,男,54岁,2008年8月20日初诊。主诉:腹部脐周胀满不适2年余。病史:患者于2006年5月13日晚饭后于公园散步时突觉腹部胀满、胸闷,患者自觉腹如船撑,胀满难忍。随即就诊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部CT、肝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查体见腹部膨隆,腹部无压痛、反跳痛,二便正常。予以香砂益气丸口服治疗(其它不详)后缓解。后腹胀时时反复,大便不成形,2006年11月10日就诊于安医一附院,行全消化道钡餐检查示:胃窦炎;胃黏膜脱垂。予以匹维溴胺片口服。2周后复查,诸症未减,大便略干,舌苔白腻,脉细,予以中药健脾化湿理气、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后稍有缓解,但仍反复。此后患者辗转访诊于各地名医大家,多处以健脾除湿、行气除满、疏肝解郁等药,然两年来,其腹胀未见减轻,反复发作,难以投入正常生活工作中,今特至储老师门诊治疗。刻下症:腹部脐周处胀满不适,食后方舒,腹中肠鸣漉漉,失气不爽。无腹痛,无胀形,按之柔软,未触及肿块。神疲倦怠,面色黯淡,小便自调,大便日行1次,粘滞不爽,完谷不化,夜寐欠佳,舌淡红苔少,脉细弦。辅检:除病史中辅检外,肠镜(2007年4月20日安徽省立医院)示:肝曲小息肉,直肠炎;胃镜(2007年4月21日安徽省立医院)示:浅表性胃炎;消化系彩超(2007年11月18日):胆囊息肉样病变,肝胆胰脾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痞满、脾胃虚弱证。西医诊断:功能性腹胀。治法:调理脾胃、理气除痞。取穴:足三里、三阴交、天枢、百会、神庭、中脘、中注、外陵和腹结。刺灸法:除百会、神庭、中脘外均取双侧腧穴;百会、神庭平补平泻;足三里、三阴交用提插、捻转补法;天枢用呼吸平补平泻;中脘、中注、外陵、腹结用赤凤迎源手法;足三里、三阴交施用手法后用温针灸;留针30 min,行针两次。首次针灸治疗后患者自觉腹胀立大减,自述从未如此轻松,窃以为所患即愈,复诊10余次后,患者可适度工作。后劳累即发,程度较前减轻,针灸则症减。治疗10余年至今,现其胀满程度渐弱,且范围渐小至神阙至右侧天枢穴局限范围内。根据病情变化后腹部局部配穴选用单侧,并先后调整配伍脾俞、胃俞、丰隆、公孙及章门等穴,余刺灸法同前。日前患者轻微胀满不适、发作频率低,完全正常工作,仍以针灸治疗控制病情。

文章来源:《中国疫苗和免疫》 网址: http://www.zgymhmy.cn/qikandaodu/2021/0708/1738.html



上一篇:以和为美姜夔词乐美学探究之一
下一篇: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

中国疫苗和免疫投稿 | 中国疫苗和免疫编辑部| 中国疫苗和免疫版面费 | 中国疫苗和免疫论文发表 | 中国疫苗和免疫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