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疫苗和免疫》栏目[09/30]
- · 《中国疫苗和免疫》数据[09/30]
- · 《中国疫苗和免疫》收稿[09/30]
- · 《中国疫苗和免疫》投稿[09/30]
- · 《中国疫苗和免疫》征稿[09/30]
- · 《中国疫苗和免疫》刊物[09/30]
社会化问答社区中的科普传播特点分析 ——以(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问答社区给科技传播双方带来新的互动关系 问答社区中围绕“提问”展开的社交活动,让科技传播的传者与受者之间的身份界限变得模糊。各行各
(一)问答社区给科技传播双方带来新的互动关系
问答社区中围绕“提问”展开的社交活动,让科技传播的传者与受者之间的身份界限变得模糊。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与专业人士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受者答疑解惑。传者与受者的身份也可以相互转化,在某一领域提出问题的人,在另外一个领域则是为他人提供专业信息的解惑者。
除此之外,问题的公开化与话语权的下放,让同一领域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展开讨论,让科技传播的立场更为多元。问答环节让人人都更有参与感。
(二)问答社区中的科技传播受大众媒体议程设置影响
在疫苗话题的讨论中,大部分需要解答的问题是关于医疗知识的,但是回答量却远远低于疫苗事件的讨论。这背后与用户使用知乎网的目的、大众传播的影响紧密联系。
已有研究指出,用户使用知乎提问是为了解惑,答题是为了自我实现。而拥有解答医疗专业知识能力的人和针对社会事件阐明观点的人相比,数量上远远小于后者。在新媒体时代,一个网络热点事件的爆发,必然会引起舆论的关注,知乎网作为一个具备社交性质的网站,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舆论场。
(三)问答社区中答案回复的滞后特点
疫苗话题中不同类型的问题被解答的时间也各有特点。针对医疗知识的问题,回答时间相对于提问时间存在滞后。回答时间的滞后一方面与知乎网成立的时间和用户增长速度有关,另一方面则可能和舆论、科技研究发展的进度相关。
而事件类的问题则没有滞后,它呈现出一种爆发后迅速衰败的回答特点。这可能与人们的社会观察能力和新闻需求相关。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模型有了更多的变化和组合形式,改变了科学与非科研人员的沟通方式。与传统的科学传播模型相比,问答社区平台让公众参与到了科技传播的过程中。尽管这种问答会让不专业、不科学的信息鱼龙混杂,但在公众平台上进行开放式的讨论,有助于将准确的信息筛选出来呈现在用户面前。
科技传播过程中,受者与传者可以互相转化,让非专业的科研人员参与到传播与反馈中,既是优势也是挑战。问题为导向,有助于把握科技传播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二)建议
知乎用户只有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才能使社区产生更多优秀的内容。而用户参与社区互动的情况表明,关乎科学知识的问题远多于关于社会事件的问题,但得到的回答却很少。这就要求知乎要优化提问机制,引导用户将类似的问题合并,让重要的问题凸显出来;其次,一个好问题要得到正确的回答,一方面,要使用者遵循社区的提问规范;另一方面给予优秀回答者适当的指导,以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讨论性。
1.Kahan D M.Social risky scienc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for vaccines[J].Science,2013(6154):53-54.
2.黄梦婷,张鹏翼.社会化问答社区的协作方式与效果研究:以知乎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5(12):85-92.
3.贾佳,宋恩梅,苏环.社会化问答平台的答案质量评估——以“知乎”、“百度知道”为例[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3(02):19-28.
4.王宠.问答类社区用户知识分享行为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8.
5.蔡志斌.知乎社区成员互动关系研究——以“小米手机”话题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6(17):88-93.
6.章芹弟.中医传播在网络知识社区中的说服效果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8.
7.刘华杰.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J].科普研究,2009(02):10-18.
知乎是于2011年上线的社会化问答网站,截至2015年3月知乎宣布注册用户达到1700万,全站累计产生10余万个话题领域。在知乎上,用户可以将自身的经验、知识在问答中予以分享,并借助社交网络使人们之间建立联系,从而使高质量的知识得以更广泛的传播。本研究将以知乎社区为研究对象,选取“疫苗”话题的相关数据,以用户在网站上的问答为研究内容,通过亲身参与社区的体验与观察,并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知乎社区中“疫苗”话题的互动特点进行总结。一、文献回顾与研究设计(一)文献回顾有关社会化问答网站的研究从2011开始逐渐出现,相关研究主要围绕“百度知道”和“知乎”展开,并从2013年开始显著增多。经总结,国内关于知乎的研究主要分为用户行为研究、社会网络分析、问答内容研究三类。研究者尝试分析用户的知识分享行为,去解释用户使用社会化问答社区背后的动机;通过分析知乎社会网络中成员的互动关系,尝试去解释交互关系对知识共享水平的影响;又或分析知乎平台的文本内容,探求社交问答中的说服效果。(二)研究设计从社会计量学的角度分析平台上关于“疫苗”议题的讨论,有助于研究知乎社区成员参与科技传播的特征。本文借助“八爪鱼采集器”和Microsoft Excel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收集截至2019年5月7日的知乎网中“疫苗”话题的问答数据,搜集的内容包括问题的标题、问题的回答数、问题的回答者、最佳回答的评论数和点赞数。二、“疫苗议题”在问答社区的媒体呈现本研究通过在知乎网站中检索“疫苗”关键词,收集到了218份热点话题,其中119条是问答,99条是专栏。考虑到知乎网作为问答类网站,问答是其主要的互动形式,本文仅针对热门问答进行分析。(一)知乎网中疫苗话题分类本文将问答板块关于“疫苗”的119条话题做了以下分类汇总:1.疫苗事件问题:询问疫苗事件的信息,进行事件分析。2.疫苗科普问题:询问医疗常识,索要疫苗决策建议。3.政策法规问题:询问有关疫苗管理、法律法规等信息。4.反疫苗问题:询问有关疫苗的负面信息。5.疫苗服务问题:在哪里打疫苗?多少钱?如何维权?知乎网关于“疫苗”话题的讨论中,关于医疗知识的问题占比60%,关于政策和法规的问题较少。在针对各类问题的回答中,关于疫苗事件的回答量是最高的,关于疫苗服务类的回答量较少。其背后原因,可以归结于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导致人们更容易关注热点事件,并参与讨论。而疫苗服务类的问题过于零散,譬如“在北京打HPV疫苗的价格是多少”,可以参与回答的群体较小。(见表1)表1 不同疫苗类问题的回答情况分类 问题数量问题占比 回答数最佳答案点赞量平均每题答题数疫苗事件问题 14 12% 1449 7482 103.50医疗知识问题 71 60% 2630 37.04政策法规问题 5 4% 115 66 23.00反疫苗问题 10 8% 195 961 19.50疫苗服务问题 19 16% 210 376 11.05汇总 119 100% 4599 194.09(二)“疫苗”话题的问与答为了深入了解疫苗话题在知乎网中“提问—回答”的过程,本研究选取知乎网“疫苗”话题下的三条精华问答评论的发布时间进行分析。1.“HPV疫苗是否有必要打?”该问题于2014年提出,但在2014年至2015年的回答量没有超过20个,甚至在2014年刚提出时回答量低于10,并没有被充分讨论。然而,从2016年开始,该问题的回答数量出现了明显的提升,并在2018年爆发式增长了119条。(见图1)图12.“孩子不打疫苗行不行,哪些疫苗必须打?”该问题在2013年提出后一直没有被广泛讨论,直到2016年出现了回答的高峰,回答突增225条。但是在此之后便又迅速回落,回答数量陡然减少。(见图2)图23.“如何看待长生疫苗造假事件?”长生疫苗事件爆发后,这一问题便在知乎网上发布,而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与前两者不同,该问题按月份计数。在2018年8月事件爆发期回答数超过100,却在次月断崖式下跌,至2019年已无人问津。(见图3)图3三、社区问答中的科技传播特点知乎用户可以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这一互动过程让科技传播的过程走向有反馈、有参与的模型。根据前面“疫苗议题”在问答社区的媒体呈现,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得出:(一)问答社区给科技传播双方带来新的互动关系问答社区中围绕“提问”展开的社交活动,让科技传播的传者与受者之间的身份界限变得模糊。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与专业人士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受者答疑解惑。传者与受者的身份也可以相互转化,在某一领域提出问题的人,在另外一个领域则是为他人提供专业信息的解惑者。除此之外,问题的公开化与话语权的下放,让同一领域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展开讨论,让科技传播的立场更为多元。问答环节让人人都更有参与感。(二)问答社区中的科技传播受大众媒体议程设置影响在疫苗话题的讨论中,大部分需要解答的问题是关于医疗知识的,但是回答量却远远低于疫苗事件的讨论。这背后与用户使用知乎网的目的、大众传播的影响紧密联系。已有研究指出,用户使用知乎提问是为了解惑,答题是为了自我实现。而拥有解答医疗专业知识能力的人和针对社会事件阐明观点的人相比,数量上远远小于后者。在新媒体时代,一个网络热点事件的爆发,必然会引起舆论的关注,知乎网作为一个具备社交性质的网站,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舆论场。(三)问答社区中答案回复的滞后特点疫苗话题中不同类型的问题被解答的时间也各有特点。针对医疗知识的问题,回答时间相对于提问时间存在滞后。回答时间的滞后一方面与知乎网成立的时间和用户增长速度有关,另一方面则可能和舆论、科技研究发展的进度相关。而事件类的问题则没有滞后,它呈现出一种爆发后迅速衰败的回答特点。这可能与人们的社会观察能力和新闻需求相关。四、结论与建议(一)结论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模型有了更多的变化和组合形式,改变了科学与非科研人员的沟通方式。与传统的科学传播模型相比,问答社区平台让公众参与到了科技传播的过程中。尽管这种问答会让不专业、不科学的信息鱼龙混杂,但在公众平台上进行开放式的讨论,有助于将准确的信息筛选出来呈现在用户面前。科技传播过程中,受者与传者可以互相转化,让非专业的科研人员参与到传播与反馈中,既是优势也是挑战。问题为导向,有助于把握科技传播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二)建议知乎用户只有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才能使社区产生更多优秀的内容。而用户参与社区互动的情况表明,关乎科学知识的问题远多于关于社会事件的问题,但得到的回答却很少。这就要求知乎要优化提问机制,引导用户将类似的问题合并,让重要的问题凸显出来;其次,一个好问题要得到正确的回答,一方面,要使用者遵循社区的提问规范;另一方面给予优秀回答者适当的指导,以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讨论性。参考文献:1.Kahan D M.Social risky scienc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for vaccines[J].Science,2013(6154):53-54.2.黄梦婷,张鹏翼.社会化问答社区的协作方式与效果研究:以知乎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5(12):85-92.3.贾佳,宋恩梅,苏环.社会化问答平台的答案质量评估——以“知乎”、“百度知道”为例[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3(02):19-28.4.王宠.问答类社区用户知识分享行为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8.5.蔡志斌.知乎社区成员互动关系研究——以“小米手机”话题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6(17):88-93.6.章芹弟.中医传播在网络知识社区中的说服效果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8.7.刘华杰.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J].科普研究,2009(02):10-18.
文章来源:《中国疫苗和免疫》 网址: http://www.zgymhmy.cn/qikandaodu/2020/1102/499.html
上一篇:浅谈对布鲁氏菌病的认识及防治
下一篇:美味疫苗饮品车